简要介绍外盘管式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的工作原理
外盘管式加热不锈钢反应釜通过 “外部盘管通热源→釜壁传热→釜内物料受热” 的间接加热机制工作,核心是让热源不直接接触物料,实现均匀控温与物料无污染,具体流程分三步。
1. 热源循环输入:提供稳定热量
加热介质(如蒸汽、导热油、热水)通过管道通入反应釜外壁缠绕的螺旋或分段盘管。
外盘管式加热不锈钢反应釜通过 “外部盘管通热源→釜壁传热→釜内物料受热” 的间接加热机制工作,核心是让热源不直接接触物料,实现均匀控温与物料无污染,具体流程分三步。
1. 热源循环输入:提供稳定热量
加热介质(如蒸汽、导热油、热水)通过管道通入反应釜外壁缠绕的螺旋或分段盘管。
不同热源适配不同工艺:蒸汽用于高温加热(通常≤180℃),导热油适合中高温需求(≤300℃),热水则用于低温加热(≤100℃)。
介质在盘管内持续流动,通过盘管管壁将热量传递给不锈钢釜体,避免局部热量堆积。
2. 热量传导至釜内:均匀传递不污染
不锈钢釜体(多为 304 或 316L 材质)作为中间传热载体,将盘管的热量均匀传导至釜内物料。
釜壁厚度通常 3-10mm,兼具良好导热性与耐腐蚀性,能快速且均匀地传递热量,使釜内物料温差控制在 5℃以内。
因热源(盘管)与物料完全隔离,可避免加热介质泄漏或元件腐蚀脱落污染物料,适配高纯度需求场景。
3. 正确控温调节:匹配工艺需求
通过温控系统实时监测釜内物料温度,并动态调整加热介质参数,确保温度稳定。
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釜内温度,若低于设定值,可增大热源流量(如提高蒸汽压力、增加导热油循环速度);若高于设定值,则减少热源输入或通入冷却介质(部分机型含冷却盘管)。
整体控温精度可达 ±1℃,满足不同反应(如酯化、溶解、浓缩)对温度稳定性的要求。